師牌爸爸:新世代爸爸
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調查報告,有關父親在家庭中的責任,結果顯示在三千多問卷中,約九成多的爸爸都承認育兒是身為爸爸的責任和權利、亦對有了小孩感到很滿足,甚至已經願意放棄工作,在家當全職奶爸。近年在日本掀起一股爸爸育兒熱,媒體大力倡導「No Fathering, No Life 」,年輕世代的日本爸爸從傳統的羞於育兒至走向享受育兒之樂。更有組織倡導「爸爸繪本講座」,教導爸爸如何說繪本,還提供「故事爸爸」認證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任時的一個父親節,發表全國性公開演說,當中強調整個社會愈來愈需要好爸爸,才能讓每個孩子的生命更完整。
時代不斷改變,父母的角色也在轉變。過去數十年,外出工作的父母不斷增加。而女性在職場的角色越來越重要,家庭的經濟支柱已經不一定落在男性身上。普遍地女性薪金比男性高。這轉變正正出現所謂「新世代爸爸」。
何謂「新世代爸爸」?這是對「男主外、女主內」傳統觀念的衝擊。作家駱以軍在2014年出版了「小兒子」,對新世代爸爸的描述是「卸下嚴肅的形象,這一代的父親,不再一樣。他們陪伴孩子成長、歡笑、分享生活點滴。」
年代轉變同時帶來爸爸角色的改變,這絕對是一件好事。其實,養兒育女的責任理應是共同承擔,可是能力不一樣,承擔責任也有別,這不應該以性別來作決定。最重要由爸媽一起去教養下一代,確保下一代在安全的環境下成長。
在自己牧會數十年間,女兒成長的過程中,我雖是很少回家吃飯,但由於教會工作較有彈性,故此,每當女兒生病,通常我會帶她看醫生。另外,晚上很少時間在家中的我,為了爭取陪伴女兒的時間,打從幼稚園開始,我特意早起床,與她共進早餐和送她上學,一直維持至她中學畢業、出國留學。感恩女兒沒有拒絕我每天送她上學。我想自己也算是半個「新世代爸爸」。
其實,從過去「爸爸回家吃晚飯」;教會界曾感嘆「這是沒有爸爸的世代」來到「新世代爸爸」,我相信無需作比較,每一代定有其優點,也一定會有不足。由此可見,新世代父親不要全部否定上一代爸爸,反要在差異中嘗試反省,有新世代被興起不表示否定舊世代,而是經驗與責任的傳承。
我常說「一代比一代精彩」,這也是我的信念。若要期望實現,只是雙方存廣闊的心胸,相信一定會是出現雙贏的結果。
何志滌牧師/博士 Dr. Ho Chi Dik Peter
畢業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 (McGill University),後在安省神學研究院 (Ontario Theological Seminary) 獲道學碩士學位,及伯特利神學院 (Bethel Bible Seminary) 教牧學博士學位。
曾任播道神學院和中華神學院特約講師、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主任牧師。
現為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創堂牧師及同福聖經學院院長,同時亦為基督教靈實協會榮譽靈性關顧主管。
現於「號角月報」和與太太何羅乃萱女士在「天使心」撰寫專欄。
現於香港電台的「三個男人一個墟」擔任客席主持,曾擔任新城數碼財經台的「原味生活館」嘉賓講員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