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師牌爸爸:疫情下的親子關係

(轉載自「家庭發展基金」師牌爸爸何志滌博士牧師文章)

第五波疫情感染個案有所回落,政府也開始放寬。回想起一月至五月的疫情,沒有人預料到因疫情而離世超過九千人、感染的人數超過一百萬(官方數字)、學生要提早放暑假和家長要「留家工作」,可說是打亂學校和家庭原本的計劃。無論在家工作或網上授課都不是理想的方式,因人類本是群體動物,人與人之間需要有多方面交流,才能有所學習和成長。


同樣地沒想到這段時間最常聽到家長說「困獸鬥」三個字。一家人能夠多點時間相聚不是很好嗎?過去不是常聽到家人之間沒有時間溝通嗎?我深信問題在於不知道怎樣相處?提出三方面的建議,盼望能給予幫助。


I. 相處要重「質」:當一家人整天都待家,理應各人要處理自己的工作;大家必須規劃一天裡哪一段時間整個家庭都可以停下來,那段時間停下各人手上工作。大家一起好好利用時間,千萬不要各自看手機,能商量一下活動更佳。讓孩子選擇有趣的家居親子活動。若小孩是幼童,便可以一起看書、畫畫、甚至齊做家務。若孩子進入青少年,可以談論一些有興趣的話題、下棋、做一些室內運動等。

II. 相處要有「空間」:

我所指的「空間」有兩方面:-

1. 各自工作的「空間」 - 雖各自完成自己的事情,但當朝夕相見,父母定睛在孩子不專心上課,就會嘮叨幾句,就因這幾句已容易造成緊張關係。仔細想想,兒女在學校的時間,父母根本不會知道他們上課的情況。故此,若現不滿情況,不要立刻回應,另覓時間,在心平氣和下才分享,便不會造成關係緊張,才能給予幫助。

2. 休閒的「空間」- 在家的時間多了,更需要各自的私人時間,尤其兒女進入青春期。他們是需要社交生活,倘若在家也沒有空間與同學交談,對他們的成長定必有所虧損。同樣地父母也需要自己的社交時間。若能保持休閒「空間」,整個家庭氣氛定會融洽和諧。


III. 相處要了解自己的「情緒」:這兩年多的疫情下,對學生而言,上課學習的模式轉來轉去,學生的壓力也增加不少,相對父母的憂慮指數也會上升。這些因素都會牽動雙方情緒。大家也要調節自己的情緒,父母需要休閒「空間」,自我放鬆同時必須要調整自己的期望,上「網上」課與「堂上」課必然不一,能與兒女一起分享目前的狀況,一起製訂定容易執行的目標,定能達至更佳溝通果效。


當我們嘗試這三方面的建議,相信疫情所帶來親子關係不會是「困獸鬥」、而是更親密,更上一層樓。


何志滌牧師/博士 Dr. Ho Chi Dik Peter

畢業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 (McGill University),後在安省神學研究院 (Ontario Theological Seminary) 獲道學碩士學位,及伯特利神學院 (Bethel Bible Seminary) 教牧學博士學位。

曾任播道神學院和中華神學院特約講師、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主任牧師。

現為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創堂牧師及同福聖經學院院長,同時亦為基督教靈實協會榮譽靈性關顧主管。

現於「號角月報」和與太太何羅乃萱女士在「天使心」撰寫專欄。

現於香港電台的「三個男人一個墟」擔任客席主持,曾擔任新城數碼財經台的「原味生活館」嘉賓講員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